退化性膝關節炎

台北三軍總醫院骨科部劉國揚醫師

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人會承受不同程度的症狀和功能性變化表現出的症狀仍以疼痛為主然而痛的程度不同影響時間有長有短痛的部位不盡相同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記錄比較後才能確實評估有些患者發生明顯的活動受限比如在膝關節產生屈曲及無法完全伸直評估膝關節活動的範圍會受到疼痛的影響在選擇治療方法時前者為重要的依據

x光照影檢查為重要的檢查項目一般必須採取站姿膝前後位膝側位及臏骨正切位照像如果有須要進一步確定診斷可以採取站姿膝彎曲45度之後前位照相查看膝關節的間隙是否更為狹窄

退化性膝關節炎一般先嘗試非手術的治療方法包括下肢肌肉的肌力訓練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偶爾可以在關節內注射類固醇最近幾年新的口服藥物如醣氨類藥物及新的關節注射液如玻尿酸製劑,都在臨床上應用另外一些特定的病人可以藉著使用足跟墊或功能性支架的使用達到減輕膝關節負擔和去除疼痛的目的

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膝關節鏡手術骨軟骨移植術脛骨切開矯正術人工關節置換術

膝關節鏡手術應用在輕到中度退化的患者關節鏡可作擴創沖洗移除游離體修補半月狀軟骨軟骨下鑽孔修剪磨損的軟骨面等

至於脛骨切開矯正術施行的目的,則在於矯正因為關節或骨頭的變形影響膝關節面的受力不均,所導致退化的加速進行

自從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效果進步之後脛骨切開矯正手術已漸被前者取代現在只有在少數較年輕的患者適用

骨軟骨移植術僅適用於侷限性的關節面上骨軟骨病變其他類似的治療有骨膜移植軟骨移植生長素原生細胞移植等

最終的治療方法為人工關節置換術手術的效果和從前相比已有長足的進步十年和十五年的追蹤顯示:95%的手術後成功率醫學界仍在努力尋求技術的改良科學界也在研發更新的材料

( 本文作者劉國揚醫師為外科專科醫師目前擔任台北三軍總醫院骨科資深住院醫師)